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> 正文

涉及11个街镇,208亩土地!义乌将新推一批商住用地!

发布时间:2024-08-15 13:40 | 阅读:560

[摘要]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独家获悉,义乌将于近期推出一批沿街商住用地,共计21宗沿街商住用地,总出让面积约208亩,总建筑面积约24.3万㎡。

 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独家获悉,义乌将于近期推出一批沿街商住用地,共计21宗沿街商住用地,总出让面积约208亩,总建筑面积约24.3万㎡。

推介地块清单

  地块分布广泛均为沿街分布

  从推介清单可以看到,本次推出的21宗沿街商住用地分布范围较为广泛。其中4宗位于后宅街道、2宗位于北苑街道、2宗位于福田街道、1宗位于廿三里街道、2宗位于赤岸镇、3宗位于江东街道、1宗位于稠江街道、1宗位于大陈镇、1宗位于苏溪镇、2宗位于佛堂镇、2宗位于上溪镇。

  地块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义乌的绝大部分镇街,同时也都处于各自镇街的核心区域。另一方面,本批次地块均为沿街地块,无论是展示面还是商业价值都较为优质。

  无论是义乌重商亲商安商育商的营商环境,还是义乌市民敢为人先的创业氛围,都塑造了义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质。

  折射到房地产市场,最为明显的就是义乌的沿街商住楼项目广受义乌市民欢迎。楼上住宅用于生活或者出租,楼下商铺用于经营生产,这种模式在别的城市或许较为少见,但在义乌却已经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生产之中。

  因此,义乌的沿街商住用地成交溢价率不仅高于正常的大型商品房地块,更远超省内其他城市。

  2024年,义乌土地市场热度明显高于浙江省内其余县市。截至8月12日,义乌市2024年商住用地成交金额位居省内县域城市首位。

 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数据统计,义乌沿街商住用地的溢价率也是在省内遥遥领先。2023年至今义乌共计成交11宗沿街商住用地。11宗地块平均溢价率超过15%,其中3宗地块溢价率超过40%,远超省内其他城市。

  根据相关文件,法人、自然人和其他组织,均可申请参加本批清单地块的竞买;竟买人如为自然人、其他组织,竞得后应当按规定设立由竞买人全额出资的独立法人资格公司,并以新设立的独立法人资格全资公司与出让人签订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》或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》。

  改善市场复苏提振整体信心

  在本轮房地产市场下行背景下,全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市场信心匮乏、楼市成交萎靡的境遇。

  但今年5月份以来,随着凤起潮鸣、万境观雲等项目的强势开盘,持续热销,整个义乌的房地产市场信心都有着明显的提振。

  325组客户排队抢购88套两千万合院、高端改善项目18秒线上销售额突破16亿元……今年5月份以来的义乌楼市,以远超国内绝大部分城市的高端改善销售热度,再次回归公众视野。

  据悉,近几个月以来,义乌无论是新房二手房成交量,售楼处到访量,二手房带看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上升。

  义乌改善市场的率先复苏,自有其深刻的内核逻辑。

  首先,义乌市场经济发达,民间财富丰厚,义乌的购买力更为强劲和充足。义乌是一片神奇的热土,虽然仅是个县域城市,但无论其城市能级及经济实力都远超省内其余县域城市。2023年义乌市场主体数量就已经超过百万户,截至2024年5月,义乌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10万户,占全省10.36%,占金华57.59%。其中,今年新设市场经营主体8.58万户,总量和新设量均位居全省县级区域第一。

  其次,义乌房地产市场发展悠久,产品打造远超省内多数城市,项目更具有爆发性的产品力。义乌的第四代住宅产品理念已经落地开花,无论是创新性外立面,室内外融合交互,大花园阳台的全新户型,都为义乌的房地产产品带来了极强的竞争力。同时一批低密物业的上新,也契合了市场高端改善的需求。

  另外,相较其他城市,义乌合理的推地节奏把握更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。

  而随着高端改善市场的率先复苏,义乌的整体改善需求也将被逐步激活。除了高端住宅产品改善,义乌独有的沿街商住楼项目作为义乌市民改善的重要途径,当前热度也在不断攀升。

  因此,此次沿街商住用地清单的推出可谓是恰逢其时,既是出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的需要,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的住房需求。

来源:潮新闻APP 义乌房网综合

[打印][返回网站首页][资讯中心首页]

你可能感兴趣的楼盘
更多楼盘

声明: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,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网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,页面所载内容及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,用户因参照本站信息进行相关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。网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友上传分享或公开网络,相应权利归原作者所有;如您认为信息有误或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利,请您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据及说明,本网站会尽快采取相应措施。联系电话:0579-82064377